指甲變厚和變色是受壞菌感染的常見結果。指甲看起來很暗、有深坑,也可能很脆,甚至與甲床分開。若不及時處理,令情況變得嚴重,有機會長不出新的指甲來。
指甲受壞菌感染的常見徵狀,包括:
– 指甲與其下方的甲床分離。
– 指甲上有白色或黃色條紋。
– 指甲的角或尖端破裂。
– 指甲表面出現白色剝落區域,其中可能包括指甲凹陷。
– 指甲底部出現黃斑。
如經常做美甲,或是塗指甲油、指甲固化劑等,長期接觸當中的化學物質,會傷害指甲的結構與組織,導致指甲失去光澤、變黃、粗糙、容易斷裂等問題。另外,若使用未經消毒的美甲工具,有機會受壞菌感染,令指甲受損。
受壞菌感染的指甲,會出現白色、黃色斑點,並會逐漸擴大,指甲顏色變得混濁,指甲下方更會出現粉碎狀角質。
指甲長期濕水,或常接觸化學物質,或受壞菌感染,都會令指甲變得脆弱,容易碎裂、斷裂、剝落,或者變薄、凹陷。
指甲周圍的皮膚一般稱為角質層,對指甲起著天然的保護作用,能夠防止壞菌進入指甲組織。若角質層過於乾燥,便會導致角質層增生,長出倒刺,令人感到疼痛,甚至會破損流血。
除了年紀,長期受紫外線照射,都會令手部皮膚提早出現老化問題,令雙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,常見徵狀包括:
a) 太陽斑/老年斑
手背上的斑點是因皮膚老化,或長期受陽光照射而引起的。與正常皮膚相比,老年斑平均黑色素含量增加了約2倍。皮膚缺氧可能會加速老化,加快黑色素產生。而紫外線會引起皮膚缺氧,令黑色素聚集在皮膚表面以下,導致手上出現褐色斑點,特別顯老態。
b) 欠彈性出皺紋
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,加速膠原蛋白流失,令皮膚失去彈性、出現幼紋及皺紋。
c) 靜脈凸起
隨著年齡增長,脂肪量減少,暴露出皺巴巴的皮膚及浮現靜脈(即所謂的青筋)。
d) 容易乾燥發炎
年紀漸大,皮膚屏障功能減弱,更容易受到肥皂、水等外在刺激物的影響,造成皮膚乾燥、發炎加劇,有時甚至在皮膚外層出現裂縫。